一个错误的吃饭习惯,就会惹癌上身!生活中像郑先生这样“不会吃饭”的人可不少,国医大师健康提醒,下面这十个吃饭坏习惯,可得改改了。
1吃得太烫去别人家做客,主人通常会劝说“趁热吃”,殊不知,吃得太烫会引来癌症。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一些地区的食管癌可能是“烫”出来的。比如,我国东南沿海潮汕地区的人们爱喝“功夫茶”,也是趁热饮用的;而移居到新加坡的福建人后裔,仍有喝热饮的习惯。这些地区人的食管癌发病率就高于哪些不喝热茶的地区。
不论是口腔还是胃肠道黏膜上皮,抑或是食道内壁,其正常耐受的温度在40℃-60℃,一旦遭受到50℃-60℃以上的热刺激,就容易发生损伤,更可能烫伤。长期反复刺激,人体食管“黏膜屏障”被破坏,会使得水肿的黏膜发生异形性改变、不典型增生,轻则引起口腔溃疡,日积月累最终会导致癌变。
2吃得太快日本冈山大学研究生院和保健管理中心一项3年的研究表明,吃得太快会导致发胖,人一发胖,三高、骨关节炎、心脏病、老年痴呆就都跟着来了。
如果喝一碗粥,三分钟倒进去,血糖马上就涨上来了,这个糖尿病就进展了。而北京电视台节目中的一个现场实验显示,请观众真的慢慢喝这碗粥,血糖并没有升太高。
吃饭细嚼慢咽,不仅能品出美味,还有助于消化,也能避免吃得太多。
3吃得太辣辣条、辣椒、辣酱很多人都爱吃,但是过于辛辣的食物容易损伤食管上皮,引起上皮细胞变性,从而使黏膜炎症和细胞核酸代谢受影响。所以长期反复的辛辣刺激,增加了致癌物的敏感性,有可能促使食管发生癌变。
吃辣要适当,过辣食品让人的嘴、眼、耳咽管、肠胃如灼烧般,喝水也难救火,容易对人体产生伤害。
手脚容易发凉、贫血的人可适当多吃一些辣椒,患有不宜食辣的疾病的人,一定要少吃或不吃。而北方人在春秋干燥时节,也要少吃。
4吃得太晚这里主要指晚饭。如果长期吃得太晚,可能引发心梗、脑梗、动脉硬化、糖尿病、失眠。
如果晚上十点左右就要睡觉的话,不妨在七点前就吃好晚饭,然后散散步跳跳舞,多给食物一些消化的时间。这样利于预防脂肪肝、尿路结石等疾病,身体也比较舒坦。
如果睡前觉得饿的话,也不建议吃很多夜宵。一小杯牛奶、一个苹果或是一片面包、几颗坚果,既能抚慰肠胃,也不影响休息。
5吃得太饱吃得太饱,一方面会增加胃肠负担,另一方面,也很容易热量超标。对于有糖尿病的朋友来说,吃太饱,也不利于控制餐后血糖。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
截至年时,我国城市居民血脂异常的患病率为5.6%,高血压患病率24.5%,糖尿病患病率7.6%。
适当限制饮食能量,少吃一点,能够帮我们远离这些富贵病。
那吃多少合适呢?建议大家每餐饭吃到七分饱就好,就是已经有饱腹感,但是还想再吃点,这时候就差不多了,不要再吃了。
6吃得太油中国有句俗话,“油多不坏菜”,事实上也确实是这样,油放得多,菜还真的更美味一些。
但调查显示,在全球早逝人群中,近一半人的死因与油的摄入量过多有关,这是因为,油摄入过多会导致多种慢性病。
英国《每日邮报》曾综合大量研究指出,过量吃油会带来癌症、高脂血症、冠心病、关节炎、胆囊炎、痤疮等问题。尤其当摄入饱和脂肪酸过多时,会使胆固醇增高,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
健康成人每人每天烹调用油量不超过25~30克为宜(约5汤勺),建议各位方粉在家里备上三种油,做不同的菜用不同的油类就行了(总量控制在5汤勺之内)。
7吃得太素吃太油不行,那清淡饮食总没错吧?也不行哦,吃饭过于清淡,对身体同样没好处。
我们建议大家饮食清淡,但是大多数人一不小心就会矫枉过正,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完全不沾荤腥了。
湖北一位老婆婆因为坚持吃素不沾荤腥,骨头变得像泡沫了!据《长江日报》报道,武昌的杨婆婆吃素近30年,洗完澡一不小心滑倒在地,骨折了,最后只能换人工关节,不然随时会危及生命。
蔬菜水果对身体好,但鱼肉蛋奶同样不能少,每天吃不超过一个拳头大小的肉类即可,这包括鱼、禽、蛋、肉等。总之要保证动物蛋白质的供应,以满足身体需要,保持营养平衡。
8饭后抽烟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大错特错!
饭后抽烟会促进胆汁分泌,可能引发胆汁性胃炎;同时还会抑制胰液分泌,妨碍食物消化。
实际上,任何时候都不要吸烟!
这已经不是影响消化吸收或营养均衡的问题了,吸烟会大大增加各种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9边吃边看电视(或玩手机)很多人习惯吃饭的时候用手机佐餐,注意力被手机吸引,这个时候即使告诉大脑吃饱了,大脑也没空处理,不知不觉就吃太多!
吃饭时别总盯着电视电脑,也是这个道理。
10只吃爱吃的只吃爱吃的,就意味着挑食偏食,营养不均衡。
时间久了,就会引起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各种疾病也会趁虚而入。
在吃下不爱吃的食物和生病之中,聪明的你一定会选择前者的吧。
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吃饭的一些小细节,对健康影响深远。先喝汤还是先吃饭?几点吃饭才好,今天一口气给大家说清楚了~
先喝汤还是先吃饭理想的进餐顺序应该是:蔬菜→主食→肉类→汤。
有道是“先菜后饭,血糖减半;先饭后菜,血糖翻番”。
建议先吃粗纤维的蔬菜增加饱腹感,主食应少稀多干,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少吃高脂食物。这样更利于控制血糖和减肥。
早餐、晚餐,几点吃最好早餐:别晚于早上9点半
早餐并没有所谓的黄金时间,按照自身的生活习惯和饥饿程度即可,早饿早点吃,晚饿晚点吃。
需注意的是,早餐最好不要晚于9:30吃,也不建议越过早餐直接吃午餐。
晚餐:在睡前4小时吃完
食物进入胃肠道后,大约要4小时才能从胃排空。
因此,晚餐最好睡前4小时吃完,以免睡后胃肠仍要“加班”工作,加重负担,进而引发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等一系列问题。
水果,饭前吃还是饭后吃(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饭前吃水果,可帮助减少正常食量,适合肥胖者或减肥人士。
对一般人来说,果酸可以帮助消化,饭后立刻吃水果容易加重消化负担,还会产生气体,引起腹胀。因此,建议普通人饭后1~2小时再吃水果。
而每日水果摄入量宜控制在~克,品种选择要多样化,尽量多吃几种。
吃了那么多年的饭,竟然不知道原来吃饭还有这么大的学问,吃饭十不要,大家记住了吗?好好吃饭,才会有健康的身体哟~
小儿常识
小儿感冒
小儿发烧
小儿腹泻
夜啼
妇科
月经
宫寒
乳腺
丰胸
减肥
美容
养颜
排毒
痘痘
手麻
泡脚
脚气
脚臭
辐射
衰老
男科
补肾
腰痛
腰间盘
腰间盘突出
腰间盘痛
背痛
腿痛
颈椎病
痛风
高血压
糖尿病
风湿
胃病
胃痛
小腹突出
便秘
痔疮
眼病
养肝
感冒
咳嗽
咽炎
鼻炎
牙痛
口腔溃疡
解酒
皮肤
手脱皮
脚跟痛
抽筋
脚鸡眼
手脚皲裂
白发
脱发
失眠
长寿
补血
湿气
经络
偏方
↓点下面阅读原文看更多养生知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