撮箕和我的大丰水库筑坝大会战

土箕,在我们家乡叫做“撮箕”,一种竹制农具,其作用不是单单用来挑土,积肥挑秧都少不了它,农民赶集当墟时也常用撮箕担菜去卖。至目前,很多传统的竹木农具都大多被淘汰,而撮箕却在农家里还可找到。

◆卢冬林作品:撮箕

我在老家时,用过的撮箕有两种,一种长把的,主要用来挑猪牛粪(猪、牛栏里稻草和猪牛屎的混和物)和稻秧,装的比较多;一种短把的,主要用来挑土。

◆卢冬林作品:挑撮箕的村姑

撮箕最大的贡献,恐怕是挑土筑坝兴修水利了。在肩挑手提时代,我们这里运沙挑土,除了锄头镰铲(有的称刮耙),主要的工具就是撮箕。

年我高中毕业回家务农。那年“双抢”结束后就被生产队派去参加了芳溪大丰水库筑坝大会战。从九月初至来年春,前后三次去工地,共在工地度过了四个月左右,每天的工作,就是用撮箕挑土,一天三十担的任务,往返约有六、七十里路。

续建大丰水库之誓师大会(杨文生摄)

那时的土方任务分到各大队。每天早上,公社指挥部就会在大坝上划定各大队倒土的区域,然后在其中找3、4个点,撒上石灰,插上两三尺长的竹片做标记,到收工时,就有专人来收方,从标记处挖开,挖到撒石灰的底部,量出堆土高度,再乘以土方长和宽,就计算出了一天的土方量。我们带队的副大队长为了早日完成运土方任务,想了一个办法,在撮箕上加一个竹篾围子,这样一担土就相当原来的两倍,重量约有一百多斤。

这次我们大队共去了十几个人,其中塅上小队的易来生是篾匠,他在很短时间内就把十几担撮箕加上了竹篾围子。另外还有两个女孩子,专门负责为我们这十几个人洗衣服。那时我还不满17岁,第一次长时间地从事这种重复的重体力劳动,开始几天肩痛腿痛,过了七、八天才感觉不到疼痛,不久肩上就磨出了老茧,一只脚底还长了一个鸡眼,走路一拐一拐的,但也不能休息,坚持担土。

远处是当年作者和伙伴们借住的民房(年卢冬林摄)

参加修大丰水库,我两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刚到工地的第二天,我们就到大坝上游的山里砍做撮箕用的毛竹。我砍了6根,扎成竹排顺流而下,没想到竹排没扎牢,放到半路散了架,我落在一个深潭里,又不会游泳,结果喝了一肚子水,差点淹死。当时同行的人不在身边,我叫天天不应,非常恐慌和绝望,现在想起来都心有余悸。在水里挣扎了一阵,抓住了两根毛竹,才定下心来。好不容易收拢毛竹重新扎好,继续漂流,才把毛竹运到住处。另一次是我正挑担起步时,身体上方一块几立方大的“神仙土"突然塌方,把我压住,腰以下半个身子被埋在土里,差点被砸死。大家七手八脚把我从土堆挖出来时,我一条腿动弹不得,脚踝处随即肿得老大。后来还是自己一拐一拐地走到香源大队医疗所,一个老中医叫我到大队代销点买了一两白酒,老中医先在受伤踝骨处捉捏了几下,然后用白酒在肿起的地方擦了几分钟就完事了。这次受伤,带队的人只允许我休息了五、六天,脚踝处还没完全消肿就被叫去继续挑土。

续建大丰水库之大坝清渠(杨文生摄)

修水库的劳动非常艰苦,伙食又不好,除了偶尔看场露天电影,就没有了任何的娱乐活动。也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尽管很累,但为了散心,我和几个年轻点的伙伴还多次在完成挑土任务后跑到万载县的罗城和九龙去玩,主要是到那里的小饭店去买面吃。记得那时的素面是九分钱一碗,还要收二两粮票。那时我们这些修水库的民工,每月由生产队补助9元钱伙食费,每餐公社设在工地的食堂卖的都是冬瓜、南瓜,或包心菜,都是5分钱一份,所以,伙食费每月都会有剩余。我还用节余的伙食费买了一双4元多的松紧鞋。

这次大丰水库筑坝大会战,县里组织了各公社上万的劳力参加,工地总指挥是县委副书记周禧宝。在大坝合拢的那段时间,我每天早晨看到他腰扎围布,手提撮箕和镰铲,在大坝上铲屎,真的是名符其实的“铲屎官”。大坝合拢时,民工日夜不停轮流挑土,民工每挑一担,就有一人发一块麻将大小的特制竹片给你,用来计数,称为“发筹”。到了夜间,有些民工就在大坝上灯光照不到的地方大小便,所以才有了总指挥铲屎的一幕。

建成后的大丰水库大坝(年卢冬林摄)

我在工地还见到了好几个初中高中的同学,不知他们现在还会不会偶尔想起那段艰苦的岁月?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往事亦真亦幻。

左:年作者重游大丰水库留影右:在建的蒙华铁路大丰水库段

宜丰境内第一条铁路,也是中国的重大工程、国内最长运煤专线——蒙华铁路正在兴建中,正好从大丰水库旁经过。不久,一列列火车将从这里呼啸而过(蒙华铁路后改名为浩吉铁路,于年9月开通。——小编注)。那种靠人力修筑水坝公路的时代早已过去,撮箕也将慢慢地离开我们的视线。

来源:卢冬林美篇《竹乡记忆(2):撮箕》

宜丰微商城今日部分劲爆特价商品点击图片进入小程序宜丰微商城将秉承便民惠民的服务宗旨为宜丰百姓带来更多优质、实惠、周到的服务觉得以上内容好,请帮点亮这个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qul.com/jyzl/46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