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0岁、做销售工作的刘雯,就发现自己的脚最近越来越不听话,走起路来像踩到异物,让她很不舒服,甚至还会痛,就医后才知道长了鸡眼。医生告诉她,这是长期穿着高跟鞋,加上持续站立、走路多,没好好休息,双脚才会得的。
事实上,不少每天脚踩高跟鞋的上班族也有类似困扰,以鸡眼来说,女性发生率比男性来得高,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女性长期穿着高跟鞋,易造成脚底压力,加上爱美心态使然,宁愿屈就不合脚的鞋,像前几年,尖头鞋大行其道,就医院去治疗鸡眼。
鸡眼长什么样?
对从未长过鸡眼的人来说,或许很难了解个中痛苦,但对患者而言,鸡眼如同脚底板上黏了一颗小石头,只要踩到地面就会痛得哇哇叫,让许多人不敢走路,只能乖乖待在家。
而造成鸡眼的原因包括:走路姿势不正确、施力不当、长时间穿着高跟鞋或不合脚的鞋子等,导致身体多数重量集中在脚底的少数部位,反覆磨擦,在脚趾外侧、脚趾缝隙或脚底形成一种颜色偏黄、质地坚硬的增生角质,日积月累下来就形成鸡眼,多好发于关节处,初期症状会形成肉眼看得见的圆形颗粒,随着时间而逐渐变厚、角质增生。
脚不对劲先找医生再说
有不少鸡眼患者会自行拿剪刀剃除鸡眼,或到药店购买鸡眼膏;其实很多人并不好判断自己是不是真的长了鸡眼,若用错方法,会让情况更严重,医院皮肤科,由医生对症下药比较安全。
临床上常见的鸡眼治疗方式,是使用具有去角质作用的水杨酸药膏,溶解增厚角质层,以改善患者疼痛情况,治疗次数约5-10次,疗程从2个月到半年不等。此外,亦可通过激光或冷冻治疗,若这些方法都起不了作用,医生才会考虑透过外科手术切除鸡眼。
找双合脚的鞋,才是体贴足部的开始,人的双脚可说是最任劳任怨的部位,不但要走路、站立,还要担当支撑全身重量的重任,为避免双脚罢工及鸡眼发作,根本之道是改善压迫源,尽量不要穿着太尖、太紧的高跟鞋走远路,及长时间久站,最好找双柔软好穿的宽头鞋、善待自己劳苦功高的脚ㄚ子吧!
怎么分辨鸡眼和疣?
鸡眼这个名词也许大家都不陌生,但一般人对鸡眼的定义与成因却常一知半解,甚至和针眼混为一谈,误以为都是眼科疾病,让人啼笑皆非。
有人除了易把鸡眼和针眼混淆外,也常把外观相似的鸡眼和疣张冠李戴,一开始以为自己长得是鸡眼,后来才发现是疣。
疣是皮肤接触并感染滤过性病毒所引起,像健身房和温泉、游泳池等公众场合都是可能的感染源;其外观是一颗颗隆起的小硬块、带有黑褐色小点,多生长于手掌或足部,近似鸡眼,常让人误以为是鸡眼,若不治疗,会持续扩散、愈长愈多,甚至传染给亲朋好友。
感染疣的患者若身体免疫力好,小面积的疣多可自行脱落,若不断增生且面积变大,医师建议用液态氮进行冷冻疗法,改善症状。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