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素有“寒冷催高血糖”之说,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四季当中之所以冬季血糖水平最高,原因有两点:
一是气温降低会刺激人的交感神经,免疫功能就会降低,抵抗力下降,会刺激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肝糖输出增加,肌肉对葡萄糖摄取减少,使血糖上升。
二是天寒风凉,很多糖友也忍不住经常会进补一些高热量的食物,吃点火锅、炖肉、甚至烧烤等;而大多时间待在室内人体活动少,式的好能耗消耗少也会使血糖升高。
要抗击冷天高血糖的情况,其实还是有技巧的:
对策一:少肉多菜,多食粗粮少吃肉:天冷大家爱吃羊肉、火锅等高油脂、高热量饮食。可糖尿病人偏偏不能这样放纵自己。因为这类饮食容易造成能量过剩,不利于血糖的控制。建议糖友在秋冬季每天不要超过g的瘦肉,不要脂肪肥厚的肉类,同时多吃绿叶蔬菜(每天g)。
另外,多食粗粮能让冬季的控糖行为变得高效。以努卡西藜麦为代表的粗粮中,丰富的膳食纤维对于血糖的控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超低的升糖指数(GI:35)也让血糖在餐后更“听话”。
对策二:多饮温水冷天室外温度低,空气也变得干燥,人体更容易缺水。尤其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摄入的水分太少会使糖尿病更加严重,可引起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非常危险。饮水总量以~2毫升为宜。注意水温不要太烫,一般以25℃—30℃的温水为宜。太热了会烫伤糖尿病人口腔及消化道粘膜,易引起溃疡,甚至导致感染。
寒冷糖足高发糖尿病人的皮肤本来就比常人更容易感染,而秋冬季是糖尿病足的多发季节,糖尿病患者易并发周围神经及微血管病变,可使痛觉纤维受损,对温度感觉迟钝或消失,天冷取暖时极易烫伤。
另外,糖尿病人多发下肢的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或可使足部微循环发生障碍而引起足部缺血,烫伤后不易痊愈,进一步发展至溃烂、感染,甚至足部坏死(即糖足)。
对策三:勤洗澡,勤换衣一定要记得勤洗澡,勤换衣。皮肤痒的时候不要乱抓,抓破很容易感染。脚上有脱皮现象时,不要用手撕,让其自行脱落,否则可能会有严重的感染!
对策四:每天温水洗脚每天可用温水泡脚,不要使用刺激性肥皂,水温不超过40℃,防止烫伤双脚;泡脚时间不宜过长,5—10分钟即可。洗后轻轻擦干,保持皮肤干爽。还可用润滑乳液或营养霜来防止皮肤干燥、皲裂。
对策五:做好足部保暖冬季保护双脚,最重要的是做好保暖措施,防止冻伤。袜子建议选择穿棉质白色、或浅灰色厚袜,松口不勒脚踝,每天换洗。每天检查足部有无疼痛,麻木,针刺;有无鸡眼或皮肤干燥易裂,皮肤颜色,温度,触摸足背动脉博动等;有异常及早就医。
对策六:随身带药如果要出远门,糖友一定要随身带好药物处方,以备不时之需。
对策七:即使再累也要坚持运动不要偷懒,天冷也请记得每天都花至少一小时去散步、慢跑,运动。这样不仅能帮助降血糖,还能预防足部神经退化、麻木等糖尿病并发症。
天冷想要稳定好血糖,请切记注意以上几点,碗里也适当添点努卡西藜麦,别让一整年的降糖计划都因为气温的骤降而“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