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底这7个位置磨损,预示身体疾病

鞋子穿时间长了,鞋底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磨损,这是正常的!但是,如果新买的鞋子,3个月内就磨损20%~30%,那就要引起重视了,很可能你的身体健康已经出现了问题。

鞋子磨损的位置,可以反应人走路脚底着力的情况。一般来说,走路姿势不对,或者存在生理疾病问题,会导致鞋底出现异常磨损。

半年磨掉20%以内一般视为正常

一般而言,双脚施力均衡,两个鞋底脚掌和鞋跟就会磨损得很平均,如果新买鞋子,6个月磨损不超过20%为正常状态,但3个月内就磨损20%~30%,尤其是当鞋子被磨损得不对称时,千万要注意,基本上可以判断是身体出了问题。

鞋底的不同磨损,暗示着什么?

1鞋底外侧磨损:高弓足/O型腿

鞋子的磨损重心应该在脚跟中间,并可从鞋跟外侧看出约4度的倾斜,但如果倾斜大于4度,就说明脚跟外侧受力过多,这种情况通常由于高弓足让体重过多倾向于脚外侧,造成鞋外侧磨损突出。

其实这种走路方式容易导致关节扭伤和损伤,长期的受力不均也会导致膝盖外软骨的磨损,引发关节炎。这种方式也会给髋骨施压,导致坐立时骨骼的长久疼痛。

2鞋底内侧磨损:扁平足/膝内翻

如果内侧的鞋跟出现明显地磨损,这可能由膝内翻或扁平足造成。如果足弓扁平,在脚掌中部着地时,脚会向内倾斜,导致内侧鞋跟磨损突出。

扁平足使脚部的弹性作用降低,让小腿肌肉过度工作而更加紧绷,进而可能导致频繁抽筋或者内侧踝关节肿胀。这种走路方式也会导致前骨盆倾斜,进而腰背部疼痛。

外侧后跟磨损虽占主流,但有些人鞋子内侧磨损也很厉害。人们走路时,由于身体更多的压力聚集在脚的内侧,增加了脚内侧和地面的接触机会,无形中增大关节的压力。随着年龄增长,这类人一般腰椎不是很好,需要警惕。

3大脚趾外侧磨损:拇外翻

大脚趾外侧磨损多由于拇外翻造成,即大脚趾和足部相连处的关节倾斜超过15度所致。这样会导致脚跟过早抬起,将过多的压力施加给大脚趾。

大脚趾外侧磨损多由于拇外翻造成,可能是先天造成的,也有可能后天逐渐形成并加重,比如脚尖内侧长期朝下用力造成,如久坐,经常穿高跟鞋等。拇外翻很容易造成鸡眼、老茧。症状较严重的,穿鞋时大拇趾内侧会经常感觉疼痛,此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4脚趾处磨损:脚变形

鞋面上清晰可见大脚趾或小脚趾顶出来的痕迹,说明脚掌比较宽大,鞋子又太小。当前脚掌承受的体重不均匀时,脚趾关节变得不稳,从而让脚变形。此外,鞋子太小还会导致嵌甲或爪形趾。

5鞋口磨损:脚跟起泡/足底筋膜炎

这种情况多由于鞋子太大造成的,走路时,脚为了适应过大的鞋子,时常摩擦鞋口,造成鞋口内侧的磨损。鞋子大,前脚掌与鞋垫间的摩擦也会增加,这也可以从鞋垫前部的磨损程度得知。

反复摩擦会造成脚跟起泡,足底筋膜炎等,由于前脚掌过度用力,还会导致胫骨和小腿的急性疼痛。

6两边磨损不同:跛足

如果只有一只鞋的鞋底磨损非常严重,说明走路时两只脚承力不一样大,俗称“长短腿”。

造成长短腿的原因可能是先天的,也可能是后天脊柱侧弯、骨盆倾斜造成的。另外,当一侧下肢受伤后,会有意避免受伤一侧用力,形成保护性跛足。要注意跛足一旦成为习惯还会导致腰椎变形。

7鞋底整体磨损:扁平足

有扁平足的人足弓非常低,甚至没有足弓,出现后足外翻,走路时脚底内侧或整个脚底会直接接触地面,鞋底均匀受力,导致鞋底中间位置也出现磨损。

最伤脚的6种鞋子

超高跟鞋,使得踝关节稳定性变差,容易扭伤;

尖头鞋,脚趾会聚在一起,压迫神经血管,对脚趾的第一关节伤害尤甚;

超薄平底鞋,路走多了,足部、腰腿疼;

超厚坡跟鞋,容易跌倒;

细带凉鞋,容易扭伤脚;

夹脚凉拖,足弓过度受力,还会损伤脊椎。

赞赏

长按







































健康中国重要影响力年度人物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些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qul.com/jyzl/2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