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鸡眼小验方

中医治鸡眼小验方鸡眼是由长期摩擦和受压引起的圆锥形角质层增厚,有角质中心核,尖端深入皮内,基底露于外面。多见于青年人,好发于足底及足趾,患者站立或行走时,鸡眼可压迫局部的感觉神经,而引起剧烈的疼痛,致使病人走路艰难。目前治疗鸡眼有一般治疗、物理腐蚀、冷冻治疗、激光治疗、鸡眼膏外贴和手术治疗等等。那么,中医药治疗鸡眼有没有验方呢?推荐以下2首小验方,经广大网友验证有效,现介绍点评给大家使用。验方:麻黄、炒杏仁各15克,防己、薏苡仁、白术各3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10天一个疗程。

点评:鸡眼多因患处皮肤长期挤压或摩擦而致,中医认为多得是由于气血瘀滞,经络阻隔,血流不畅,外感毒邪,内外相搏,外溢肌肤,故见蚕豆大小的淡黄色角质增生,患处皮损至圆锥状嵌入皮下,质坚硬,摩擦疼痛。中医认为脾主肌肉四肢,肺主皮毛,鸡眼病灶虽然在肌肤,但是与脾肺的关系最为密切,脾虚则使肌肤气血失养和瘀滞不通,肺气不宣,则肌肤毛孔闭阻,湿邪瘀阻不利,日久必成鸡眼结节。因此中医治疗鸡眼的治本之法在于健脾利湿,宣肺散结。本方中用麻黄、杏仁宣肺化痰,利湿散结。其中麻黄辛散温通,《药性论》:“治身上毒风顽痹,皮肉不仁。”《日华子诸家本草》又言:“麻黄能调血脉,开毛孔皮肤。”《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提出:麻黄“轻阳上达,无气无味,乃气味中又最轻者,故能透出皮肤毛孔之外,又能深入凝痰停血之中,凡药力所不能到之处,此能无微不至,较之气雄力厚者其力更大。”故宋、金、元、明、清以来,麻黄广泛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皮肤疾患,痈疽肿痛,损伤瘀肿等证。药理研究证实,麻黄多种生物碱对足跖炎症性水肿有抑制作用,麻黄提取物对实验性炎症有抗炎作用,麻黄所含白飞燕草苷元对实验性关节炎有抑制作用,麻黄碱有中枢性镇痛作用。杏仁的胃蛋白酶水解产物对乙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和棉球引起的大鼠肉芽肿炎症有抑制和镇痛作用。用防己、薏苡仁、白术有健脾利湿的功效。防己祛风止痛,利水消肿,治脚气足胫肿痛、重着、麻木有良效,药理研究证实防己煎剂有镇痛作用,粉防己碱有抗炎作用。薏苡仁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肺痈、肠痈、癌肿、赘疣等病证,药理研究薏苡仁含有抗炎的活性成分,具有消肿散结、收敛降火之功效,还有利水消肿、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白术药理作用有调整胃肠运动功能、抗溃疡、保肝、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应激、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有较好的利尿和抗菌作用,还有抗氧化、延缓衰老、降血糖、抗凝血、抗肿瘤等作用。甘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药理研究也证实甘草有较好的抗炎、抗肿、抗菌、抗病毒等作用。验方:连须葱白1根,蜂蜜少许。先将患处以温水洗净,消毒后用手术刀削去鸡眼老皮,削至稍出血为度,遂用葱白洗净捣烂如泥,加少许蜂蜜调匀抹在五倍速透皮贴上敷于患处,3天换药1次。点评:葱白为百合科植物葱近根部的鳞茎。我国各地均有种植,随时可采。采挖后,切去须根及叶,剥去外膜,鲜用。味辛,性温。具有发汗解表,通达阳气,解毒散结的功效。主要用于外感风寒,阴寒内盛,格阳于外,脉微,厥逆,腹泻,外敷治疗疮痈疔毒。《圣济总录》记载“治疔疮恶肿:刺破,(以)老葱、生蜜杵贴二时,疗出以醋汤洗之。”《外科精义》记载有乌金散,“治痈疖肿硬、无头、不变色者:米粉四两,葱白一两(细切)。上同炒黑色,杵为细末。每用,看多少,醋调摊纸上,贴病处,一伏时换一次,以消为度。”江西《草药手册》有用葱白治痈疮肿痛的验方:葱全株适量,捣烂,醋调炒热,敷患处。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葱白有抗菌消炎和抗真菌的作用。《中国民间疗法》年第07期曾报道用本方治疗76例鸡眼患者,经外敷7天痊愈者44例,10天后痊愈者29例,3例效果不明显,一般治疗5日后症状可减轻,7~10日后可痊愈。另外,预防鸡眼发生尤为重要,关键是选合脚又舒适的鞋,不能有压迫感,脚趾要有一定活动空间为好。









































北京治白癜风的中医院
中科白癜风医院国庆送健康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qul.com/jyzl/13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