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指立秋至立冬之间的一段时间
其中有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六个重要节气
每个节气还有很多秋日习俗
现在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习俗吧!
立秋
立秋时往往气温还很高,夏季刚刚过去,暑热还留有一点“小尾巴”,这时候民间便流传着“贴秋膘”、“啃秋”等习俗。
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白白胖胖为标准。在清朝,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所称的体重对比来检验当年夏季身体的健康状况。如果瘦了就要在立秋后“补”,办法就是“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一般首推吃肉,“以肉贴膘”。
在江南地区,立秋之时要吃西瓜以“咬秋”。相传,明代时有一年,南京城里许多人害癞痢疮,有人便效仿庐州府崔相公之女吃西瓜让“癞痢”落疤自愈,结果果真如此。此后渐渐形成习俗,每岁秋来之时,家家剖食西瓜,谓之“啃秋”。
处暑
七月流火,气温逐渐不那么灼热了,夏季翻滚在空气中的热浪到这时候也慢慢消失了,到了这时候出门活动的习俗便流传起来。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处暑过,暑气止,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白露
到这时候,仅仅是天气就已经能看出明显的秋意了,真正能体现出秋日特点的生活习俗便多了起来。
白露后秋分前采摘的茶叶叫白露茶,老南京人十分青睐“白露茶”,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正是它生长的极好时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
苏南和浙江有自酿白露酒的习俗,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用以待客,又称“白露米酒”。这种酒温中含热,有利于寒气的散发。直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南京城里酒店里还有零拷的白露米酒。
温州等地有过白露节的习俗。人们于此日采集“十样白”,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滋补身体。这“十样白”是10种带“白”字的草药,如白木槿、白毛苦等。
秋分
秋分是指秋真的到来了,叶子颜色开始变了,风带来的温度也不一样了,出门都要添件衣服了。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经过一个夏季的辛劳,一季作物也到了成熟的时候,民间的习俗便都围绕着丰收来了。
古人立社,原本是为了春天祈祷农事顺利举行的祭祀,后来倡导“春祈秋报”的做法,于是在秋分节气之际又设立秋社,如同拔楔最初只有上巳节(三月三日)的春楔,如兰亭曲水流筋等,后来春秋两季的佳日,都借以举行游戏活动,于是又有了秋楔。
秋收时,农家割新稻,一般称之为开稻门,凡是初次所做的新米饭,都要先祭献过祖宗和土地之神,然后招集家人,共同食用,称之为食新或者献新。考究的人,还会选择吉日,焚香设酒以祭献。
寒露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正如诗人白居易看到的那样,寒露后的秋是萧瑟而美丽的,露浓雾重,枫红满山此时的秋景最是宜人,习俗也免不了跟景致相关联。
此时阳光不若夏季猛烈,深水区难以被晒透,所以鱼、蟹都移向更为温暖的浅水区,正是临水垂钓的大好时机。
寒露时节到香山赏红叶早已成为北京市民的传统习惯与秋季出游的重头戏。秋风飒飒,黄护叶红。寒露过后的连续降温催红了京城的枫叶。金秋的香山层林尽染,漫山红叶如霞似锦、如诗如画。
霜降
霜降是秋天最后一个节气,在这之后,气温便渐渐变得寒冷起来,秋也走到了尾声,但勤劳勇敢的人们依然可以在入冬前收获一季庄稼,这也是秋季作为一个丰收季节的意义。
霜降是每年秋后农业收获的一大节气。武进农谚日:“霜降到,呒老少。”意即此时田里的庄稼不论成熟与否,一齐都可收割了。
黄河以北在霜降这个时节也有不少吉祥的民俗:如老百姓会买柿子和苹果,意思为事事平安,商人会把栗子和柿子放在一起图“利市”。
11月7号是立冬
意味着冬天的开始
在这个秋天
不光有美丽的风景和丰富的习俗
还有尚亦城陪伴大家!
我们的金秋摄影大赛也成功回归
现在投稿阶段已经结束
冲刺投票阶段开启
快去看看有没有喜欢的作品
投出自己宝贵的一票吧!
点进亦头条-第二届金秋摄影大赛页面
进行手机登录后就能投票啦
最后三天!
参赛选手们抓紧拉票啦!
精美奖品在等你!
精美奖品
特等奖:大疆新品DJIOM4磁吸灵眸手机云台
磁吸设计、快速便捷,机械增稳、动态变焦、智能跟随,随时随地、随心而拍,你与大片的距离其实很近!
一等奖:雪花釉手绘浮雕茶杯
颜值高、手感好,与你的气质十分相符;冬天没有什么忧愁是一杯热饮解决不了的,把温暖捧在手里、暖进心里。
优胜奖:获奖作品的作者可获得作品展映机会和荣誉称号。
尚亦城还会在活动结束后
于APP开屏页设置为期一个月的
“金秋摄影大赛优秀作品展”
所有获奖作品
可在尚亦城APP开屏页得到展映哦~
获奖者还有机会成为尚亦城特邀摄影师
抓紧投票吧!
让我们一起期待最终结果
看看终极大奖花落谁家!
保存并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