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来了
过了冬至东北风开始成为常客,天气格外寒冷,冬至日是“数九”的第一天,常言说:“冷在三九”,民间也流传着的歌谣:“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这样的寒冷季节对糖尿病人可是个考验。天气寒冷又干燥,人体脚部组织缺少脂肪,自身保暖性能较差,寒冷导致毛细血管极易发生痉挛,出现紫斑、水肿、奇痒、疼痛;气候干燥使皮肤容易发生皲裂,处理不当可能还会出现感染、溃烂等症状,严重的会导致糖尿病足病的发生,我们都知道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致残、致死率非常高。所以在数九天里护好足对糖尿病患者来说非常重要。下面我们就谈谈一下在冬季如何做好足部保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保暖很重要,措施有讲究
由于寒冷,足部保暖很重要,常言说:足暖全身暖,冬天寒冷天气里,很多人喜欢使用“暖脚宝”、热水袋、电热毯等外部热源来温暖足部,更有甚者把直接脚放在暖气片上或者火盆边取暖,这些都是很危险的做法。长期糖尿病患者往往有神经病变,末梢神经反应迟钝,对疼、热感觉不灵敏,所以这些热源最好不要用,避免引起烫伤、烧伤,怕冷的话,可用多穿袜子、穿比较后的护脚套、保暖靴取暖。如果晚上使用电热毯一定要先预热,临睡时关闭电源。
二、泡脚有禁忌,水温要适宜
用热水泡脚,可使脚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增强御寒能力。每晚临睡前,用一盆热水泡洗双脚,会周身温暖,也有助于睡眠,但泡脚有禁忌,一定要小心谨慎,避免烫伤。对于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患者;低血压、经常头晕的人;糖尿病合并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者,不宜用太热的水泡脚,泡脚亦不要泡太久,足部有炎症、皮肤病,外伤或皮肤烫伤者不宜泡脚。泡脚水开始时水不宜过多,要养成先让家人帮助试一下水温的习惯,水温要适宜,一般37℃-40℃,浸泡几分钟后,再加水至踝关节以上,水凉后应逐渐添加热水以保持水温。
三、修脚非小事,鸡眼胼胝专科来处理
洗脚后要小心修剪趾甲,不要过度修剪,有嵌甲者更要注意,剪趾甲后要把边缘磨光滑,建议剪趾甲要在光线好的地方,避免误伤甲周皮肤。糖尿病患者如果足部出现鸡眼、胼胝并非小事,往往行走疼痛,影响活动,但切忌不能自行剔除、剪割,更不能随便用化学制剂腐蚀,不合理的治疗往往造成伤口引起感染,导致糖尿病足的发生,所以有鸡眼、胼胝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由专科医生处理。
四、适量运动忌远足,脚底磨泡要就医
运动可以降压、降脂、降糖,还能增强病人体质,愉悦心情,所以说糖尿病人能坚持适当的运动,对疾病的控制也是很有好处的,平时加强脚部活动,不仅可使脚部的肌肉、筋膜、韧带、神经末梢得到活动,还能促进脚部血液循环,改善脚部微循环状况。患者每日应适当作小腿和足部运动30--60分钟,如甩腿运动、提脚跟脚尖运动、下蹲运动。但运动时应穿合适的运动鞋,尽量避免足部损伤,防止冻伤、挤伤。需要注意的是,可以散步慢走,但忌长时间的步行,长时间的步行容易使足部皮肤受摩擦而产生水泡,如果一旦有水泡形成,切勿自行弄破水泡,以免造成感染,应及时找医护人员处理。
五、鞋袜选择要合适,爱美更要养好足
鞋袜要合适、宽松,每天要换袜。宜穿棉纱袜或羊毛袜,不宜穿透气性不好的尼龙袜。鞋垫最好经常更换,以便保持鞋内干燥。穿鞋前应检查鞋内有无砂石粒、钉子等硬物,以免脚底出现破溃。糖尿病足患者要学会选择合适的鞋子,这类鞋子鞋内应该是有足够的空间,透气性好,鞋底较厚硬而鞋内较柔软,能够使足底压力分布更合理,这样不仅穿着舒适,而且还能“养脚”。女性糖尿病患者在冬天最好不要为了爱美而穿高跟鞋,可换穿软性鞋,如旅游鞋、软羊皮鞋或厚面料厚底棉鞋等。
六、护足防皲裂,按摩润肤很重要
足部皮肤保养是糖病足护理的工作之一,糖尿病患者由于植物神经病变,出汗减少,加之气候干燥,足部皮肤容易皲裂,特别是足跟部容易出现皮裂,切忌自行用刀剪处理,处理不当可形成溃疡,继发感染。病人要注意保持足部的清洁,每天要坚持涂抹绵阳油类润肤剂滋润双脚。针对干性皮肤的患者,也可以常年坚持每天涂抹,以保持足部皮肤润泽,避免出现干裂现象。适度按摩可以改善末梢血液循环,有助御寒。但是按摩力度不要太大,从趾尖开始向上按摩以感觉微微温暖、皮肤不发红为宜。
陈泉峰,男,50岁
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现任河源市茂和堂中医馆主任中医师,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工作三十余年,对内科疑难杂症和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独到之处,擅长内分泌疾病及心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及亚健康调理。
投稿邮箱:tougao
aiaiyi.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病好北京治白癜风医院哪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