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看白癜风的医院较好 http://baidianfeng.39.net/上次说到,写诗的着手点,最好是以风景为开始,那怎么写好风景,或者说,怎么写出来的诗句美美的,能够配得上你的心情还有美丽的风景。四时风景不同,除了擅于观察之外,还要有一颗玲珑心,能够捕捉到细微的点。画家写生,诗人写诗。首先,风景是为情感服务的,风景也会随作者的情感而变,好的景色,好的诗句,可以让人心情更加愉悦;萧条之景,伤感之句,可以让人产生怜悯,同情。一切景语皆是情语。王国维还在《人间词话》中提到了境界,境界又分为造境和写境,但不管是造境,还是写境都不能违背自然,胡编乱造,比如:晴空暴雨雪花飞。按照平仄来说是平平仄仄仄平平,完全没问题,但可能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吗?晴空还暴雨,还有雪花,这就属于违背自然,不科学。另有一点,诗,是文字包装情感的艺术。可以适当地运用一些手法来写,如:实写、虚写、夸张、比拟、衬托、铺垫、讽刺、典故等,融入到诗句之中,让诗句灵动起来。词初学写景,怎么写好呢?不妨先从颜色、数字、比拟、叠词开始,一是简单,好入手;二是可以传达共鸣,给读者留下更清晰的画面感。诗人和画家都会运用色彩表现所见所得,通过色彩的渲染增强情感,增强诗情画意,给读者提供更加丰富的想象空间。先以小女的一首诗简单介绍一下。初 夏邢语轩点点蔷薇似星河,潺潺流水荡清波。无奈晴光偏照我,闲心一日又消磨。这首诗是小女的第三首作品,还有不成熟之处,先抛开不管。春末夏初,正是蔷薇花盛开之际,一家人踏青于浞水边,花开脉脉,流水潺潺,与小女一起以此为题赋诗一首,小女临感而发“点点蔷薇似星河,潺潺流水荡清波。”这两句竟将颜色、数字、比拟、叠词全部包含其中,艺术手法也是相当了得,连我都自愧不如。我问女儿:是怎么想出这么好的诗句的。她说:看到了就想到了啊。看到就想到,我想不会这么简单,因为每天的诗词学习,经常的出来采风,在日积月累中才会产生的吧。虽未实写颜色,星河、清字已可表达;虽未有数字,但以星河比拟,亦有多不胜数之意;再以叠词的效果,写景如此,夫复何求。诗,要发自心声,诗出自然,如果只是一味的模仿,而不走进自然之中,终究不能与自然一体,意味也就会稍差一些。下面以“颜色”为主,简单讲述一二。先看李贺的《雁门太守行》:雁门太守行唐代: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是运用颜色的高手,一首《雁门太守行》句句不离颜色,黑、金、秋色、紫、红、霜、黄、玉。有的是实写,有的是虚写,整首诗读下来脑海中会画面感,不同颜色的转换,不仅表现出了诗人内心情感的律动,也为读者创造了一个审美空间,这就是颜色运用的魅力。自古以来,诗人们就热衷于颜色,不同的颜色会代表不同的情感,可能与季节有关,也可能与情绪有关,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将生机的绿、热情的红运用到了极致;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将秋冬的颜色淋漓的表现出来;黄、白色除了有萧条之感,黄还有丰收之意,如苏轼《与毛令方尉游西菩提寺二首·其二》“黑黍黄梁初熟后,朱柑绿橘半甜时。”白亦有纯洁、神圣之感,如温庭筠《菩萨蛮》“满宫明月梨花白,故人万里关山隔。”颜色不一定是红、黄、绿、蓝等实色,还可以是春色、秋色、草色、梨花、雪、霜、明、清等等与颜色相关的词、字。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草色—绿色—新生,一连串的联想让诗意更灵动。如果是直接写绿色,范围就会太广,不会具体到意象。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则要表现宽广的效果,一个“绿”字表现了景物维度,达到诗人所要寄托的情思。醉花阴霜降日夜乘高铁回乡邢建建腹有相思藏不住,向晚频来去。枫叶与秋风,一样情浓,只是无言语。快车助我三程路,勾月延微步。夜气锁霓虹,寂寂无声,槛菊噙香露。在这首词中,我个人比较满意的一句是“枫叶与秋风,一样情浓。”也是没有用到实色,因为枫叶与秋风被捆绑在一起,就会有红色在里面,红色是热情的,再提到一样情浓,热情似火,就更能感觉到里面的情感,奔放而洋溢,是爆发式的,可以在诗词中隐喻的表达自己想回家的迫切感。诗词我辈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升华。最核心之处还应是在于意的表达,在于情的传递。一切景物皆为情来铺垫罢了。这次关于颜色的浅说,如有不明白的问题或有喜欢的带有颜色的诗句,可以直接留言,我们共同探讨,一起学习。关于数字、比拟、叠词将会在后期陆续推出,敬请期待。作者简介:邢建建,字晏如,《诗刊》社中国诗歌网编辑。被老婆戏称为邢“贱”“贱”,故为“贱”说诗词。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qul.com/jyzl/11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