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行业再一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年央视“3·15”晚会上,医美速成班乱象被公之于众:在花费几千元的学费后,仅仅经过6天培训,学员们便拿到了所谓的“微整形美容师高级证书”,从而成为了“整形医师”。
让人触目惊心的是,这些学员都是零基础,且绝大多数人从来没有接触过任何医学知识。“我从来没拿过针头,也没有给别人打过针。”一位参与培训的学员在镜头前表示。
图片来源:央视“3·15”晚会
不仅如此,培训机构的老师还会把医美药品批发商的联系方式发在班级群里,这些学员可以通过批发商以极其低廉的价格拿到各种针剂,再加价给顾客注射。
差价有多少?一支针剂的拿货价在元出头,卖给求美者就变成了元一支,基本上是10倍之差,妥妥的暴利。
巨大的利润使得越来越多没有医学基础的人加入进来,他们经过培训机构速成的“微整形课程”学习后,很快流入到了各医院,开始了“执业之路”。
“这些没有资质的假医生在假机构使用不正规的‘三无’产品和医疗器械,给求美者做微整形,这些都是非法操作,对求美者带来很多身体和心理的伤痛,甚至会造成失明、面瘫、毁容等不可逆转的恶果。”联合丽格集团董事长李滨告诉动脉网。
例如在央视的报道中,一位名叫小雪的求美者在进行玻尿酸注射时,按正规操作来说应该是进行表皮注射,结果“整形医师”将针剂注射到血管里面,导致中央动脉阻塞,小雪因此左眼失明和大面积脑梗,造成了终生残疾。
与小雪相似的案例不计其数,从数据便可一窥问题的严重性。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整形美容业兴起的10年期间,平均每年因整形美容而毁容的投诉近2万起,算起来10年有20万张脸被毁。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非专业医师导致的。
可以看见,行业乱象已经严重影响了医美的健康发展。此次被“3·15”晚会重锤,无疑对医美行业又是一次打击。我们不禁要问:医美行业乱象究竟何时止?如何止?
蒙眼狂奔的医美,
警报已经拉响
近些年来,得益于越来越多年轻人对美的强烈需求,让医美行业充满了想象力。
根据艾瑞咨询数据,年我国医美用户达到了.2万人,预测年医美用户将超万人,4年时间接近翻番。
需求端的扩容撑大了市场规模。FrostSullivan数据显示,我国医美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为22%,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年我国医美市场规模有望超过亿元。
数据来源:FrostSullivan动脉网制图
“市场蛋糕”诱人,吸引众多企业纷纷入局。动脉网在企查查中搜索“医美诊所”发现,成立时间1年以内的就有逾两万家,这还不包括每年进医院。
激烈竞争背后,核心是因为医美行业较高的毛利率。苏宁金融研究院的数据显示,医美服务机构的毛利率普遍保持在50%的水平,这意味着做医美生意有足够的利润空间。
但由于入局者众多,医美行业“内卷”愈发严重,这也导致了当下医美服务机构获客成本高企和净利低下的现状。
“别看毛利率还不错,除去销售和人力费用后,很多医美服务机构只剩0-10%的净利率,简直就是苦活累活。”北京一家医美服务机构的联合创始人吴锋告诉动脉网,“加上很多医美服务都是一锤子买卖,不良商家通过各种广告吸引求美者后,就只想着赚钱了。”
恶性竞争下,医美行业诞生了诸多“黑医美”机构。根据《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年)》显示,平均每年因黑医美致伤致残人数约为10万人。
比如在年,央视就曝光了一起整形致死的案例。在该事件中,21岁徐州女孩小娇为了变美,花费了14.5万元在常州瑶瑶慕妍医疗美容门诊部做隆胸、隆鼻及唇部塑形手术。结果手术医师并没有在该医疗机构进行注册和备案,最终因操作失误导致小娇命丧手术台。
而年7月,网红小冉因医美机构操作不当,在抽脂感染后去世的消息更是引起社会和行业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