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铸以泪为墨写出一首经典悼亡词鹧鸪天

治疗效果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910787.html

大唐著名的女诗人李冶有个经典诗句说:“至亲至疏夫妻。”作为一个情感经历比较坎坷的女道士,她这样说,自然有其道理。而现实生活中,就绝大多数人群而言,夫妻关系可以说是最亲密的关系,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能够陪伴一生一世的只有夫妻二人。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一语道破了这种关系的重要性。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人们对夫妻关系最美好的期待。万一某一天过早地失去一方,无疑是一种生命与生活的残缺,更是情感上难以愈合的创伤。

贺铸是北宋末年的一位大词人,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称是唐朝著名诗人贺知章的后裔,自号庆湖遗老。他本是宋太祖贺皇后的族孙,他的妻子赵氏也是赵氏宋朝宗氏之女。不过因为和皇室的血缘较远,贺铸一生都比较贫穷。妻子赵氏虽是皇室千金,嫁给贺铸后却很勤俭持家,还要干一些缝缝补补的活路。因此,贺铸对妻子十分敬重,两人的感情远胜平常夫妻。

贺铸似乎不太受命运的眷顾,一生抑郁不得志,经历了很多坎坷磨难。46岁那年,他的母亲病逝,在朝为官的贺铸回到家乡苏州“丁忧”。服丧三年,守孝期满之后,他再次北上京都求官。没想到他折返家乡苏州之时,发现妻子在不久前也不幸病故了,这一年他49岁。三年前母亲去世了,现在妻子又弃他而去,连遭痛失亲人的打击,贺铸陷入深切的悲痛之中,久久无法自拔,他的内心非常孤独。于是,写下了一首悼亡词《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词作原文如下: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这首词的大意是:我重新回到旧地苏州,已经物是人非。回想当初,我们夫妇二人同来,为何你不肯与我同归?秋天霜降过后,梧桐树死掉了一半,另一半的枝叶也渐渐地枯萎。现在,我就像一只失去伴侣的白头鸳鸯,孤独疲倦,漫无目的地飞翔。人的一生啊,就像是原野草叶上的露珠,待到日出天明时,它很快就会被晒干。我流连于旧日同住的居室,又徘徊于垄上的新坟,始终寻觅不到你的影子。夜晚我睡在空荡荡的床上,耳边听着南面窗外的雨滴声音。心下不由叹息,从今往后,还有谁会为我在深夜里挑灯缝补衣衫呢?

贺铸这首《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是为悼念亡妻赵氏而作的悼亡词,这首词又名《半死桐》。整首词以补素的语言,典型的生活细节入词,以真实的生活景物为依托,籍物言情,深刻地表达出对亡妻的怀念之情,以及生死阻隔带来的悲伤,将孤独、怅然、无奈、寥落、伤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隐隐约约地传达出来,入情入理,情真意切,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全词情深辞美,感情真挚,十分感人,被后世称为三大悼亡词之一,堪与苏轼的《江城子》、纳兰性德的《浣溪沙》媲美。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qul.com/jyyy/10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