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是国际护士节
提起护士的工作
您会想到什么
打针、输液、还是一遍遍换药
在咱们身边
有群有爱的白衣天使
针对平时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脑洞大开搞了许许多多新发明
也掌握了您意想不到的新技能
让患者享受到更贴心的服务
成为护理“多面手”
今天
健康周刊推出特别策划
讲述6位护士的故事
为您呈现护士不为人知的一面
咱们分别从“美小护”和“帅小护”
说起吧
是护士也是健康管理师这个姑娘的新头衔响当当护士档案医院神经内科三病区护士
新技能她是中国脑心健康管理师
今年30岁的高萌,有一个响当当的新头衔——中国脑心健康管理师。脑心健康管理师的职责就是解答患者及其家属的这些疑问,并为患者作全面评估。拥有这个头衔的护士,在我市可是屈指可数哟!
去年9月,医院神经内科近百名护士中脱颖而出,被挑选去北京参加第五届中国脑心健康管理师培训。
取得中国脑心健康管理师证书之后,高萌跟同事们做的第一件事,医院、社区开展脑血管病高危人群筛查。她还在科室里发起了健康管理小组,每个月筛选10名急性脑梗患者进行健康管理。
是护士也是贴心小厨娘她为糖友设计个性化营养餐护士档案杨医院(医院)内分泌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从事护理工作已18年
新技能学习营养学,精心为患者设计营养餐
对糖友来说,控制饮食和合理运动同样重要。怎样才能帮糖友避开饮食雷区呢?杨晶钻研营养学的相关书籍,找营养科医生取经,还通过一些手机APP学习健康食谱,慢慢地,她变成了糖友的营养餐设计师。
杨晶参考了许多资料,又结合洛阳人的饮食习惯,制作了一个吃动两平衡换算工具盘,挂在病房外的走廊上,上面有很多实用提醒。比如一个体重为60公斤的人,吃克葡萄就摄入了86千卡的热量,需要通过健步走22分钟、游泳17分钟、跳交谊舞29分钟或打太极拳22分钟才能消耗掉。
除了指导糖友及其家属计算食物热量,杨晶还不定期组织科室人员开展糖友营养餐试吃活动,上次推出了用白菜、豌豆、玉米、胡萝卜等食材制作的翡翠白玉卷,颇受糖友追捧。
是护士也是暖心理发师她义务帮患者解决“头等大事”护士档案医院肿瘤科病房护士长
新技能自学理发,每周义务帮患者理发
“为患者理发这项服务开始于4年前的夏天。”沈婷婷说,当时一名腿脚不便的老患者托护士找个理发师上门帮他理发,可护士问了好多家理发店,也没找到愿意上门理发的理发师。
“要不咱们自己来吧!”沈婷婷和护士们商量后,凑钱买了推子、剪刀、吹风机,又在网上看了不少理发的教学视频。“患者和家属都鼓励我大胆尝试。我剪完后,他们还挺满意的。”沈婷婷说,其实,不少患者都有理发的需求,尤其是腿脚不便的老年患者和化疗患者。
此后,沈婷婷和护士们固定每周三下午和“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为有需求的患者义务理发。沈婷婷说,前不久,有位73岁的患者因发烧错过了周三下午的理发,晚上她退烧后想让护士帮她理发,一位护士二话没说就去拿理发工具了。
“后来,那位患者知道那位护士是利用下班时间为她理发的,特别感动。因为这事儿,她们为患者理发的照片走红网络。”沈婷婷说,除了提供专业护理,他们会在生活上多关心患者,让他们感觉到更多的温暖。
是护士也是发明小能手她发明的背心式约束服超实用护士档案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MICU)护士,从事护理工作近7年
新技能有多个护理方面的发明
一不留神,老年性痴呆患者拔掉了输液管;把偏瘫患者抬上病床,得找人来帮忙……在日常护理中,意外和不便在所难免。自从王文婷和小伙伴们发明了一件件护理神器,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采访当天,有7个多月身孕的王文婷刚上完14个小时的夜班。她说,医院工作过两年,一直想尝试护理方面的发明,为护理工作提供方便。
年的一天,王文婷发现病房里一名身材瘦小的老年性痴呆患者,从两块床挡之间钻了出来,她吓了一跳,赶紧把老人扶到床上。
“病房里大多是意识不清、容易躁动的患者,一旦出现撞伤、抓伤、自行拔管等,后果会很严重,有什么办法能让其乖乖待在床上呢?”王文婷想到了约束服,但如何把握患者的舒适度是个问题。于是,她时常在下班后,让小伙伴把她“约束”到病床上,亲身体验约束服的松紧度,并不断进行改进。
功夫不负有心人。年5月,王文婷设计制作的背心式约束服,申请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在她的带动下,科室掀起了发明热潮。现在,王文婷和小伙伴正在申请6项实用新型专利。最让她自豪的是,穿上她发明的“新型护理搬运专用防护服”,一个人就能把中等身材的偏瘫患者抱上病床,不用再求助于旁人了。
是护士也是护理发明家她发明的这个母婴神器超有爱护士档案吴利娜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儿内科二病区护士长
新技能搞护理小发明,用低成本制作出实用的“母乳输液袋”
护士这一行,吴利娜一干就是二十多个年头。她发现不少产妇在分娩后的头几天,会遇到母乳不足的问题,有些心急的家长会用奶瓶给孩子喂奶粉,当产妇乳汁慢慢多了,想改成纯母乳喂养时,宝宝却不适应了,拒绝吃妈妈的奶。
怎么帮帮这些产妇和新生儿?几年前的一个夏天,吴利娜在给产妇扎针时,一个灵感突然钻进她的脑海里——是不是可以利用输液装置,做一个“母乳输液袋”?
当天中午,吴利娜就开始实施这个小发明。她找到一名乳汁分泌不足的产妇,将冲好的奶粉倒入一次性输液袋里,再把输液软管用胶布固定在产妇的乳头上。激动人心的一幕发生了:当宝宝含着妈妈的乳头时,乳汁和奶粉通过输液管滴到宝宝嘴里,尝到“甜头”的宝宝开始用劲吮吸妈妈的乳头。吴利娜说,宝宝的吮吸会刺激产妇分泌乳汁,待其乳汁分泌正常后,就可以不用这个“母乳输液袋”了。
吴利娜的同事们都很佩服她的这个小发明,它虽然技术难度不大,制作成本也很低,但真的很实用。“一些知道这个‘母乳输液袋’的新妈妈,自己在家试着做,效果还挺好的。”
说完“美小护”,咱们再来说说“帅小护”是护士也是暖男型专家他是我市首位国际伤口治疗师护士档案刘延云河科大一附院开元院区内分泌科护士,从事护理工作7年
新技能为糖友搞发明,给糖足患者修脚的技术也棒棒哒
刘延云是河科大一附院皮肤/伤口护理专科团队成员,也是洛阳市首位国际伤口治疗师。
“糖尿病足病简称糖足,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目前通过负压的方式治疗效果很好,可减轻水肿、加速伤口愈合,但费用较高。”刘延云告诉记者,去年春天,经过半个多月的实验,他发明出了简易密闭式负压吸引装置,大大减轻了患者的费用负担,在1年多的时间里,已经帮助近千名患者处理了各种难愈性伤口。
剪趾甲、磨老茧、修鸡眼……这些修脚店干的活,也是刘延云的暖心服务项目。“糖尿病患者的脚很脆弱,一旦弄破很容易感染,甚至诱发溃疡、截肢。”刘延云说,为了帮助糖尿病患者预防足坏疽,他专门拜师学会了修脚,有时一天要修十几双脚。
回到家刘延云也闲不住,最近利用休息时间,又制作了漫画版的“糖足防治教育宣传单”,为的是让更多患者了解糖足,避免中招。
据了解,河科大一附院已经成为河南省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刘延云和团队成员在造口、伤口、失禁专科护理上,担起了导师的责任,帮助更多护士成为专科护理能手。
虽然
护士的工作没有那么惊天动地
但他们将自己的青春和热情
全部揉进了平凡的护理工作中
他们默默做的这一切
只为更好地服务患者
让患者好得更快一点
快乐多一些
往期精选●不得不熬夜咋办?洛阳医生分享夜班经验:这样做可减少伤害
●洛阳31岁女子突然情绪反常,家人以为她疯了,竟因缺了这元素…
●"春季出游急救攻略"贴心奉上,有备无患
来源:洛阳晚报健康周刊首席记者曾宇凌记者崔宏远柴婧程芳菲仝景菁
编辑:程芳菲审核:李新伟孟国庆
业务洽谈:
--声明--
欢迎大家转发,您的转发是对小编最大的支持,也能让更多人收获健康。
洛报健康周刊矩阵
洛报亲子圈
洛报糖友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