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联合国“糖尿病日”
年11月14日是第13个“联合国糖尿病日”
主题为“防控糖尿病保护你的家庭”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长期存在的高血糖会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本次“联合国糖尿病日”提倡知晓个人及家庭成员血糖水平,呼吁全社会共同行动,防控糖尿病。
糖尿病在中国: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发布数据,中国有1.14亿糖尿病患者!如果这部分人组成一个国家,人口总数将在全球排在第12位。本文将全面科普糖尿病病因、预防、治疗,值得你细读!
糖尿病离我们远吗?它就在身边
你是糖尿病高危人群吗?
具备以下因素之一,即为糖尿病高危人群:
1、超重与肥胖
2、高血压
3、血脂异常
4、糖尿病家族史
5、妊娠糖尿病史
6、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育史
7、糖尿病前期患者:6.1mmol/L≤空腹血糖(FBG)7.0mmol/L,或7.8mmol/L≤糖负荷2小时血糖(2hPG)11.1mmol/L,为糖调节受损,也称糖尿病前期,属于糖尿病的极高危人群。
如何判断你是不是糖尿病?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出现糖尿病典型症状并符合以下任何一个条件的人,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1、一天中任一时间血糖≥11.1mmol/L(mg/dl);
2、空腹血糖水平≥7.0mmol/L(mg/dl);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mg/dl)。
糖尿病的危害有多大?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脂肪、蛋白质代谢异常,长期高血糖可引起多种器官,尤其是眼、心、血管、肾、神经损害或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导致残废或者过早死亡。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包括卒中、心肌梗死、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
糖尿病的危害不止于此:
●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较同年龄、性别的非糖尿病人群高出2-4倍,并使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年龄提前,病情更严重;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高血压和血脂异常;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导致成年人群失明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肾病是造成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原因之一;
●糖尿病足严重者可导致截肢。
如何预防糖尿病?
(一)了解糖尿病防治知识;
(二)保持合理膳食、经常运动的健康生活方式;
(三)健康人群从40岁开始每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糖尿病前期人群建议每半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
(四)及早干预糖尿病前期人群;
(五)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使超重肥胖者体重指数达到或接近24,或体重至少下降7%,可使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下降35-58%。
糖尿病如何治疗?
●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和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的五项综合治疗措施;
●糖尿病患者采取措施降糖、降压、调整血脂和控制体重,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控油、减盐和增加体力活动,可明显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是控制糖尿病病情的有效方法,自我血糖监测应在专业医生和/或护士的指导下开展;
●积极治疗糖尿病,平稳控制病情,延缓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可同正常人一样享受生活。
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足部微小的创伤,如鞋的挤压、擦伤、皴裂或“鸡眼”处理不当等都会引发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指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深层组织破坏,是糖尿病最严重和治疗费用最高的慢性并发症之一,重者可导致截肢。轻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足部畸形、皮肤干燥和发凉、酸麻、疼痛等,重者可表现足部溃疡与坏疽。因此,在糖尿病患者中开展对足部问题的早期预防和治疗将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7点尤需注意
1.每天检查足部。每天检查双足一次,了解足部有无感觉减退、麻木、刺痛感;观察足部皮肤有无颜色、温度改变及足部动脉波动情况;注意检查趾甲、趾间、足底部皮肤有无鸡眼、甲沟炎、甲癣,是否发生红肿、青紫、水泡、溃疡、坏死等。
2.保持足部清洁,勤换鞋袜。每天清洗足部一次,水温在37~40℃,可用手肘试水温。洗完后用浅色柔软毛巾擦干,尤其是脚趾间。脚汗较多者可在足趾间抹些爽身粉,特别干燥者可涂油膏类护肤品。
3.不要赤脚走路,外出时不要穿拖鞋,勿穿凉鞋。糖尿病患者应穿轻巧柔软、透气性好的布鞋、软皮鞋。穿鞋前应检查鞋子,清除异物和保持里衬的平整。切忌因贪凉在家赤脚行走,到海边旅游时也不能赤足在沙滩上行走。若不慎趟积水处,到家后应立即洗脚,保持脚的清洁干燥。
4.袜的选择。袜子选择以浅色、弹性好、吸汗、透气及散热性好的棉袜为好,大小适中,平整无皱褶,不带补丁不粗糙,完好无破洞。每天更换清洗,穿干袜子,不穿湿袜子。
5.避免蚊虫叮咬。夏季把纱窗安好,门窗及时关好,避免蚊虫进入房间。或者卧室用蚊帐,点蚊香等方式驱蚊。外出散步或者露营时,随身携带防蚊喷雾。
6.如发现足部出现水疱、感染等症状,要及时到糖尿病专科就诊,切忌在家自行处理。
7.糖尿病患者发生足溃疡的危险性及足溃疡的发展均与血糖控制密切相关,患者应定期复查并坚持自测血糖,配合医师合理用药,预防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的预防意义重大。可通过积极控制血糖从根本上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病风险。此外,患者需每天检查足部及鞋子,以发现隐匿的组织破坏与鞋子内的机械应力增高,通过改造鞋子、模具式内垫或是鞋子加深,可有效缓冲足部应力并提供支持保护。
石学敏丹芪偏瘫胶囊头部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