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孔子霜降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

<

《霜花》

明·余旭

铅华积素莹娟娟,

布粟成花有底妍。

万点珠星凝碧瓦,

千枝粉干缀银笺。

江桥曙色迷行骑,

草塞寒光接远天。

自是南琛风景薄,

若为佳瑞兆丰年。

今年的10月24日是霜降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节气以后,冷空气南下频繁,气温骤降,昼夜温差进一步增大,晚上,地面温度有时降到零度以下,于是,地面的水汽遇寒凝华成霜。

俗话说“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霜降的到来意味着秋天即将结束,冬天很快就要来了。

/物候现象/

《咏廿四气诗霜降九月中》

唐·元稹

风卷清云尽,空天万里霜。

野豺先祭月,仙菊遇重阳。

秋色悲疏木,鸿鸣忆故乡。

谁知一樽酒,能使百秋亡。

古人把一年划分为二十四个节气,相邻两个节气间隔大约十五天,古人又把这十五天分为三候,五天为一候,并总结了一些相应的物候现象。霜降三候为: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

霜降以后,豺这类动物开始大量捕获猎物,并把它们摆放整齐,就像在陈设祭品;霜降二候的时候,树叶和百草纷纷枯黄、凋落;三候的时候,蜇虫逐渐进入休眠状态。

白缎绣花卉草虫袖口

清孔子博物馆藏

/霜降习俗/

/吃柿子

《西江月·味过华林芳蒂》

宋·仲殊

味过华林芳蒂,色兼阳井沈朱。

轻匀绛蜡裹团酥。不比人间甘露。

神鼎十分火枣,龙盘三寸红珠。

清含冰蜜洗云腴。只恐身轻飞去。

我国多地有霜降时节吃柿子的习俗。据说,如果这天不吃柿子,到冬天的时候,嘴唇就会开裂。

霜降时节正是柿子成熟的时候,圆圆的、红红的柿子就像一盏盏红灯笼,挂满枝头,好看又喜庆,并且柿子味道甜美,营养丰富,所以深受人们喜爱。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柿子是一种吉祥的水果,经常出现在节日、婚庆等场合。因为“柿”与“事”谐音,所以古人赋予柿子“事事如意”“事事安顺”“圆满”等美好寓意。

柿蒂连弧规矩纹铜镜

东晋孔子博物馆藏

柿蒂纹是我国的传统纹饰之一,常被用于玉器、青铜器、瓷器、服饰、建筑物等。柿蒂纹不仅有柿子吉祥如意的象征含义,也有“牢固”“永久”的美好寓意,因为柿树寿命长、根部坚固。另外,柿蒂及四个萼片分别代表着中央与四方,对应五行——东方木、南方火、中央土、西方金、北方水。

/贴秋膘

俗话说“补冬不如补霜降”,霜降时节是进补的好时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贴秋膘”。霜降这天,民间有吃迎霜兔肉、炖牛肉、煲羊肉、吃鸭肉等习俗。

我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内涵深厚。古人讲究“美食必配美器”,孔子博物馆“孔府旧藏锡餐具展”展出了一批精美的餐具,器型别致多样,而且富有文化内涵。

錾刻诗文嵌玻璃鱼形锡烫锅

中华民国孔子博物馆藏

嵌玉石蝉钮锡水囤

清孔子博物馆藏

《秋词二首》(其二)

唐·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霜降时节,寒风无情,吹落了树叶,催枯了百草;但是霜花有意,染红了枝头的柿子和漫山遍野的红叶,也激发了菊花的傲骨,它们迎风凌霜,尽情怒放。秋菊绚烂、秋叶斑斓、秋水静美……深秋自有深秋的韵味,深秋也不乏深秋的生机。

逢秋何必悲寂寥?何不抛却烦恼,登高远眺,“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

经过霜染,孔子博物馆园区的枫叶越发火红了,银杏的叶子也黄得更加纯粹,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色彩斑斓,赏心悦目,只等您来欣赏。

原标题:《遇见孔子

霜降——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qul.com/jybd/121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