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关于鞋,关于痛,在医学上,故事的结局是这样的:近年来,因为长期穿不合适的鞋引起的拇外翻、拇囊炎、鸡眼、胼胝等疾病越来越多。
主角来了,就是额~~~
拇外翻
拇外翻俗称大脚骨,是指拇趾在第一跖趾关节处向外侧偏斜移位。拇外翻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解剖畸形,是累及拇趾的最常见的病变,多见于中老年妇女,最常发生在有遗传倾向加上长时间穿不合适的鞋子的人。
拇外翻的发生可能与穿鞋不合适有重要关系。拇外翻畸形在穿鞋人群中的发病率比不穿鞋人群高15倍。紧束前足的鞋子似乎是导致拇外翻畸形的首要致病因素。当然,并非所有穿着这种鞋子的人都会发生拇外翻。
遗传也是拇外翻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在青少年患者。第一跖骨内翻,即第一跖骨在跖楔关节处内翻成角,也可能是拇外翻发病的易发因素之一,尤其在青少年拇外翻患者中的发生率很高。另外,拇外翻也常见于系统性关节病患者中,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扁平足,胫后肌腱止点变异等。
拇外翻一般表现为拇趾在第一跖趾关节处向外侧偏斜,关节内侧出现明显的骨赘,一些患者骨赘处软组织因长期受鞋子摩擦挤压而出现红肿、积液,称为拇囊炎。严重拇外翻患者可出现其他足趾的偏斜、骑跨。具有拇外翻的患者不一定都有疼痛,而且畸形也与疼痛不成正比。疼痛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拇跖骨头内侧隆起后压迫和摩擦而引起急性拇囊炎。拇跖趾关节长期不正常,发生骨关节炎引起疼痛和第2~3跖骨头下的胼胝引起疼痛。
根据严重程度对拇外翻进行分类
1.轻度拇外翻
拇外翻角小于30°,跖骨间夹角小于13°。关节常是匹配的,畸形可能由趾间拇外翻引起。
2.中度拇外翻
拇外翻角30°~40°,跖骨间夹角13°~20°。跖趾关节常不匹配(半脱位),拇趾旋前并常对第二趾造成压迫。
3.重度拇外翻
拇外翻角大于40°,跖骨间夹角20°或更大。拇趾旋前并常常重叠在第二趾之上或之下,跖趾关节不匹配。第二跖骨头下时常有转移性疼痛,可能有关节炎改变。
拇外翻的治疗
非手术治疗
对仅有畸形没有症状或症状较轻的患者可行保守治疗。穿着较宽松的或露趾的鞋子可减少对内侧突起的摩擦,以及通过降低对前足的挤压来延缓拇趾偏斜程度和其余足趾畸形的进一步加重。在鞋内放置软垫可以减轻足底疼痛区域的压力。应用拇外翻垫、夜用夹板及足趾间垫可能暂时缓解疼痛,延缓畸形进展。拇囊炎可做理疗、热敷。
拇外翻患者手术前
手术前DR影像
手术疗法
经保守治疗不能缓解拇外翻畸形的症状,可以建议行手术矫正拇外翻。手术方法有多种,但没有一种手术方法适合所有的拇外翻患者。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轻、中度的拇外翻,第一、第二跖骨夹角小于15°时,可采用跖骨头内侧骨赘切除,拇收肌腱切断或切除。拇收肌腱断端移位至跖骨头颈部外侧或采用跖骨头颈部截骨外移。如果第一、第二跖骨夹角大于15°,一般更多采用第一跖骨干或基底截骨术。对于第一跖趾关节已有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年轻的患者,多采用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年老患者,可采用Keller手术或人工关节置换术。
手术后
手术后DR影像
预防拇外翻
避免穿前头过窄的鞋子及高跟鞋。对于存在扁平足、类风湿关节炎或神经肌肉系统疾患的患者更应通过穿矫形鞋垫,选择合适矫形支具避免畸形的发生。
本文作者
施翔主任中医师
医院骨伤科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上午
专家简介
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曾在浙医二院进修一年,能熟练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多种骨关节和软组织损伤。擅长复杂的四肢关节内骨折手术,并率先在本地区开展尺骨冠状突骨折、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及肩胛骨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擅长半髋及全髋关节置换术、胸腰椎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腰椎间盘突出后路开窗髓核摘除术、腰椎滑移后路切开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等;擅长小针刀治疗,如弹响指、网球肘、肩周炎及腰三横突综合症等慢性软组织损伤等。
END
更多精彩
快讯│医院招募年暑期志愿者
冬病夏治现场视频vs健康饮食宝典,你想看哪个?别急,点开都有
学会这5招,变身急救小达人,报名仅限前40位!
中医长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