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是每年农历九月初九的这一天,在《易经》中“九”为至阳之数,而重阳节这天的日与月都逢九,所以又被称为“重阳”。古人对“九”这个数字非常崇拜,而重阳节恰恰又是“九九归真、一元肇始”,所以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
在古代以农耕为主,九月更是丰收的时候,重阳节就成为了秋季丰收祭祀的最好的日子。这一天有拜神祭祖、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以及饮宴祈寿等习俗,古代的重阳节可是个隆重的节日。这样好的日子当然少不了文人墨客的身影,在古诗中描写这个节日的名句不胜枚举。
一、《蜀中九日》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客居异乡的感觉不是那么美妙,而在客居中又逢佳节送客更加重了这种不快乐的感觉。此时此刻的王勃就沉浸在这种沉沉的悲愁之中,登上玄武山,遥望着故乡,看着眼前即将远去的好友,不由得心中苦闷。抬头看着天空,却不见有鸿雁飞过,想那雁儿还有北归之时,自己却不知道何时才能离开这里,回到故乡。
二、《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一生坎坷,终身未能入仕,时常隐居在鹿门山。这一年的秋风刚刚吹起,就有老朋友来相约,一路走来,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庄,青山隐隐横卧在城外。来到朋友家中,推开窗户看着谷场上丰收的粮食,端起酒杯说着田间琐事。有美景、美食,还有肝胆相照的朋友,这才是诗人最想要的生活,“待到重阳之日,你我再一起把酒言欢,共赏菊花。”从语句中我们能看出来,这是写在重阳节前的诗。
三、《九月初十即事》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与孟夫子的诗不同,李白这首诗是写在重阳节的第二天。在唐宋时期,人们把九月初十这一天称为“小重阳”,让那些在重阳节游兴未尽的人有理由继续饮酒、游玩、赏花。然而此时的李白心情却不是那么美妙,他已两入长安,却两度受挫,此时此地看到连续两天被人采摘的菊花,不由得想到自己的遭遇,仿佛已化身为那受荼毒的花朵。
四、《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年仅十七岁的王维已经独自在长安和洛阳之间飘泊了两年,即便是一到长安就成为被人追捧的才子,进出于王公贵族门庭,往来之人莫不是达官显要,但内心的孤独常常跟随着他。这一年的重阳佳节,王维登上高处,隔着巍峨的华山向东方眺望,思念着家乡,思念着亲人,更加思念着他的胞弟王缙,不知何时才能一起共插茱萸。
五、《重阳席上赋白菊》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晚年的白居易流连于山水风景之间,在山水间得到心灵的慰藉,活得逍遥洒脱。这首诗是他在一个重阳节与朋友饮酒赏菊时有感而作,年过花甲的白居易面对自己的一头白发并没有悲观,反而充满情趣地将自己比喻成白菊,混在一片金黄色的菊花中,恰似自己与一众少年举杯高歌,欢快、自在,充满青春活力。也许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赤子之心”,也正是因为这样,白居易才能写出众多佳作。
六、《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少年得志的杜牧性情洒脱,文才风流,年过不惑的时候,却因为“牛李党争”被外放。好在他并未因此而情绪低落,反而在任上兢兢业业,兴利除弊,将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这一年朋友张祜前来拜访,因为两人都有被排挤的经历,所以同命相怜,恰逢重阳初九之日,相约一起登上齐山,推杯换盏、耳热眼花之余,不由得感慨万千,挥笔写下此诗。最喜欢其中两句“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七、《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若论古代才女,私心中最爱的就是李清照,这首词是李清照青年时的作品。新婚燕尔,清照与丈夫十分恩爱,无奈丈夫奉父命出外游学,妻子深闺寂寞,思念远行之人。这一日恰逢重阳佳节,李清照独自一人饮酒无趣,写下一首《醉花阴》寄给丈夫赵明诚。这首词十分应景,将佳节与思念,菊花与寂寥写得传神之极。传说赵明诚收到词后,想要写下一首胜于清照的词作,于是苦思三个昼夜,写下五十首,并将这首《醉花阴》夹在其中,拿给朋友评判。没想到朋友竟然指着“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一句说:“这么多首词,都比不上这一句好。”从此赵明诚心服口服。
八、《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苏轼被贬到黄州后,与知州徐君猷一见如故,感情深厚。徐君猷十分敬佩苏轼的才华和人品,不遗余力地帮忙他,两人成为莫逆之交。这首《南乡子》应该是苏轼重阳节这天,在涵辉楼上写给徐君猷的。诗人看着水波鳞鳞,感受着瑟瑟秋风拂面,逢此佳节,把那些纷扰之事放在一边,正所谓良辰易逝、好花不久,且举杯,共此一醉。
九、《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主席的诗词一向大气磅礴,这首也不例外。年的重阳节并不是一个让人舒心的节日,在这之前,主席的游击战术被说成是“流寇主义”,两次的代表大会都没能让他恢复职务。他身染疟疾,正在上杭县城的临江楼上养病,重阳节到来,菊花盛开,院中一片金色的世界。主席远望江水,近看黄花,胸中溢满豪气,写下了这首振奋人心的词作,至今读来仍有着鼓舞人心的巨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