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鞋底有什么用?
从鞋底的磨损状况即可知道你的腿脚有无毛病。
不知你是否观察过自己穿的鞋底磨损状况?日本一家专医院开展科研,将人的鞋底磨损形状归纳为如下五种类型,人们只需简单观察就能知道自己的行走方式有何问题。
1.鞋跟后侧磨损较大;
2.鞋底中心部位磨损严重;
3.鞋底内侧磨损较大;
4.鞋底外侧磨损较大;
5.两只鞋底出现非对称磨损。
如果属于第一种的鞋跟后侧磨损度较大时请不必介意,因为这表明你的行走方式基本正常,一般来讲,人们行走时总是足跟最先着地,继而是脚掌,然后用脚趾发力前行。鞋厂在制鞋时总是将鞋底部位加强,就是依据这样的人体工学原理。
遗憾的是,除此之外的四种鞋底磨损形状都表明你的行走姿势存在问题,需要矫正。
第二种鞋底中心磨损严重的形状,表明你的腿部肌腱过于僵硬并且有所萎缩,由此导致行走时身体重心后移,体重主要集中到鞋跟部位,这种状态下,为了保持身体平衡,人就不得不有意前倾,容易造成驼背,腰腿痛及骨关节疼痛的毛病。
第三种鞋底内侧磨损较大的形状,表明你行走时存在腿脚内撇的问题,久而久之容易引发各种足部疾患。从人体骨骼结构来讲,行走时脚的中心点并非在中指,而是在食指上,继而延展到脚掌最高点-足弓部位,当位于中心内侧的脚拇指过窄力量不足时,容易出现行走时腿脚过于向内侧倾斜的内撇现象;反之,如果行走时脚的着力点过于偏向中心外侧时,就称为外撇现象。内撇时容易造成足弓塌陷,变成扁平足,而足弓塌陷后造成脚骨骼结构被破坏弯曲,容易造成外反拇指,及各种鸡眼,嵌甲等脚病。此外,当行走时脚腕向内倾斜,会导致小腿肌肉群变形,受力不均,继而引发膝盖及骨关节疼痛等一系列毛病。
第四种鞋底外侧磨损较大的形状表明你在行走时脚腕过于向外侧倾斜,本来应该向下的身体着力点偏向外侧后,使应该向前方用力的小腿和膝盖等部位骨骼和肌腱都发生偏移,造成腿脚疼痛的毛病。
第五种鞋底非左右对称磨损的形状,需要认真分析寻找原因,一般来说,或者是行走时双脚受力不均,有一只脚的重心有偏差;或者是天生及发育不良造成的双腿高度不一。无论怎样,都应该尽快去找专业医生诊治矫正为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